對于用戶而言,百度更多是一個搜索引擎。但是,基于既有的大數據資源,百度更期望能夠成為一個互聯(lián)網社區(qū)。這一點在教育領域尤為突出。目前,百度文庫擁有超過5000萬份教育文檔資源,還有7萬多名經過認證的優(yōu)秀教師入駐。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大數據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準、個性。那么,大數據在高考備考方面將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這也是百度期望給予眾多高考考生的答復——幫助考生抓住高考考點、有的放矢地高效復習。
如今,距離2015年高考只有十多天的時間了。在推出“高考數學五年考點解讀”的前提下,百度文庫通過大數據分析正式發(fā)布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高考預測卷。
據稱,百度文庫借助高考提分利器“覓題”App提供的權威大數據,將2010年至2014年五年來,全國各省市的高考數學試卷進行詳盡分析。用圖文與數據配合的表現(xiàn)方式,直觀而簡潔地說明各地區(qū)五年來文、理考卷的核心考點及其相應分值。
以北京市為例。經大數據分析得出,在2010年至2014年間,理科試卷的核心點有數列遞推式、函數在某點取得極值的條件、橢圓的應用等,分別平均占卷面分值18分、16分和14分;而文科試卷中以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三角函數的恒等變換及化簡求值、頻率分布直方圖等相關內容,各自占16分、15分和15分。
每逢高考前夕,各種各樣的押題輔導不一而足。但是,以往的押題更多憑借一線教師多年的豐富經驗。而大數據的出現(xiàn),確實為押題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其實,成功預測考題的關鍵點不外乎海量的數據和精準的分析。百度文庫正是依據對考題熱點和主流趨勢的分析把握,進行深入地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進而預測高考的出題方向。這也就是其高考預測卷的出處。
去年,百度使用數據分析對高考作文題目預測贏得了大眾的關注,讓眾多考生及家長感受到了大數據對于高考備考的作用。今年,百度文庫明顯加大了對于高考備考“剛需”的關注度,除了開發(fā)有“高考提分利器”之稱的“覓題”App外,還獨家發(fā)布了高考熱度專題。該專題幾乎匯聚了所有的熱門考點題型,將知識體系化整為零,分門別類進行篩選和提煉。高考考生可以依據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拾遺補缺。
對于用戶而言,百度更多是一個搜索引擎。但是,基于既有的大數據資源,百度更期望能夠成為一個互聯(lián)網社區(qū)。這一點在教育領域尤為突出。目前,百度文庫擁有超過5000萬份教育文檔資源,還有7萬多名經過認證的優(yōu)秀教師入駐,可謂云集了全國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和雄厚的師資力量。
很顯然,百度文庫通過提分利器、模擬試題、考點解析等一系列的高考備考動作以及高考真題、高考白皮書、狀元筆記等后續(xù)活動,創(chuàng)建以高考為核心的教師、學生、家長互動的在線教育社區(qū)。
(本文作者鄭勇,微信公眾號:九宮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