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爾寅
2017年,一款名為“曉黑板”的家校溝通App在上海站穩(wěn)了腳跟。其創(chuàng)始人卜江表示,曉黑板主要面向的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階段的教師和家長用戶。2015年6月,曉黑板APP正式上線。截至目前,曉黑板已經(jīng)約有6萬教師用戶,116萬家長用戶,日活躍用戶40多萬,其中上海用戶占總用戶數(shù)的80%。
曉黑板的家校溝通模式并不新穎,但卻能夠快速打開上海市場,靠的并不是前衛(wèi)的功能,而是對教師溝通需求的精準把握。
教師在用微信與家長溝通時,會出現(xiàn)微信群刷屏造成通知無法及時傳達給家長、微信群成員過于冗雜、教師需要全天候回復家長以及微信群討論話題容易跑題或產(chǎn)生矛盾等問題。
卜江表示,曉黑板最初的設計就是要解決這些痛點,用他的話說,就是將微信溝通的“網(wǎng)狀結構”轉換成曉黑板的“星狀結構”。過去教師在微信上都是被動且分散的接受家長發(fā)出的信息,而曉黑板的家校溝通模式則是教師主導并引領家長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曉黑板功能簡單,采用“有限反饋”模式
曉黑板的特點是足夠簡單。
教師可以通過曉黑板的通知功能主動給家長發(fā)信息,家長無法回復文字,僅可選擇回復“打鉤”、“點贊”、“疑惑”三種來表達對這個通知的看法。
30分鐘內(nèi)未查看的家長,系統(tǒng)將自動推送提醒短信,教師可以看到哪些家長未反饋。曉黑板還提供一鍵免費語音電話提醒,從而避免家長漏看通知。
教師還可以通過曉黑板將調(diào)查問卷分別發(fā)送給每個家長,從而即保護了個人隱私,又能獲得學生反饋的有效信息。此外,教師也可以發(fā)起討論,討論的主題由教師決定,比如發(fā)布朗讀、背誦作業(yè)等,學生可以通過語音和文字的形式參與討論。
與時下的家校溝通APP相比,曉黑板的功能十分簡單,但卻符合了家長對此類APP的真實需求。一位北京的家長表示,她認識的很多家長包括她自己在內(nèi)還在用微信和教師交流,因為很多家校APP功能過于復雜,并不好用。
而曉黑板的初衷是為了減輕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負擔,所以采用了單向溝通的設定,從而使教師可以更專注于教學,而不是疲于應付家長的信息轟炸。
沒有地推,靠“教師圈”自發(fā)推廣
從推廣方式上看,曉黑板并沒有采取to B的進校模式,而是教師互推的方式進行推廣。卜江表示,與學校合作的模式需要滿足學校的管理需求,但卻可能忽略教師的個體需求,往往這樣的APP使用率不高。而教師可以自愿下載曉黑板,如果用著方便就會推薦給別的教師,因為教師的圈子相對比較窄,所以推廣起來也比較容易。卜江表示,一些學校還會邀請他們進校園介紹曉黑板的功能。
那么如何保持客戶粘性?卜江表示,一款APP如果是冷冰冰的,沒有溫度的,客戶就容易流失。所以教師和家長可以在曉黑板的學生成長板塊里發(fā)圖片、語音、文字、視頻等動態(tài)消息,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此外,曉黑板還會向家長和學生推送有針對性的教育信息。這些功能都是為了增強曉黑板的社區(qū)性,從而讓用戶把使用曉黑板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微信刷朋友圈一樣。
卜江透露,曉黑板今年獲得了數(shù)千萬元的融資,團隊也增長到110多人。
卜江對曉黑板的發(fā)展?jié)摿苡行判?,他表示,隨著中國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落實,K12家校平臺市場很有潛力。目前曉黑板在幼兒園階段的競爭比較激烈,有像掌通家園、貝聊這樣的競爭對手,但在小學,初中階段,還沒有明顯的競爭者出現(xiàn)。
卜江表示,曉黑板在上海市場進行了不斷打磨,今后將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推廣。
卜江也表示,目前曉黑板的業(yè)務是免費的,公司正在探索今后的盈利模式如給學生和家長提供一些優(yōu)質(zhì)的素質(zhì)教育資源的活動。(多知網(wǎng) 曹爾寅)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