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的模型是30個孩子由5個老師去輔導,再加上2個校車司機接送,可以比1對1輔導效率更高。
多知網9月2日消息,周一,新東方與TEDxHaidian合作舉辦的跨學年演講在海淀區(qū)舉辦。TED是一家思考激發(fā)創(chuàng)新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構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演講平臺,簡短有力的18 分鐘演講形式甚至改變了主題演講的藝術。經TED官方授權,在海淀區(qū)獨立舉辦的TEDx組織TEDxHaidian,地處北京的文化中心。
在本次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達摩院城市大腦實驗室負責人華先勝及獨立評論員、知乎大V馬督工受邀參加活動,分別分享了對AI+教育、社會化撫養(yǎng)的看法。以下內容為多知網整理:
構建教育四元組實現規(guī)模化的個性化教育,未來孩子需要有“智能助理”
會上,華先勝在演講中表示,人類教育在數百年間,幾乎沒有任何開創(chuàng)性的改變。教育的指標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快樂”、“高效”、“經濟”、“高質”與“貼心”。從這五個方向出發(fā),讓人與技術相互成就,得到最好的發(fā)揮,這樣,那些可能只會在科幻片中出現的高效學習模式,終將成為現實。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華先勝
人工智能思考和探索在教育方面是比較晚的,今天的在線教育有很多,但這還不是人工智能,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人工智能的初步探索。
教育在過去幾百年之間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尤其是規(guī)?;膶W校教育,培養(yǎng)一個本科生要22年的時間,培養(yǎng)一個博士生要28年的時間,甚至有些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工作了不到20年就退休了,這樣來看教育的“性價比”不是很高。一個數據顯示,中國家庭的教育支出占整個家庭收入的30%。
“貼心”就是指個性化,這恐怕是教育領域中最需要突破的地方,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小范圍來看,類似1對1模式的方式是可以的,但是很難做到規(guī)模化。而今天的學校教育就是規(guī)?;慕逃?,但是是以犧牲個性化作為代價的,那么規(guī)?;膫€性化可以做到嗎?
以電商零售業(yè)類比,零售無非三種模式,第一是大賣場,第二是專賣店、第三是電子商務,第三種在互聯(lián)網時代可以了解每個人的需求,在最合適的時候以最合適的方式推送給個人。這種方式首先需要知道每個人的需求和偏好,第二要找到最合適的商品,第三種是要以最合適的方式推薦給他,有的人喜歡高大上、有的人喜歡買一送六,同時還要規(guī)?;⒆詣踊貙崿F推送,實現個體的個性化服務。
還有信息的獲取,以前要到圖書館去查資料,今天信息自動就跑到你手機上來了。有些人認為信息獲取有些過頭了??墒菍τ诮逃齺碚f還遠遠沒有到過猶不及的程度,人們對所有知識的掌握還在遙不可及的階段。
零售里面有一個四元組,商家、商品、顧客,營銷方法,四元組之間的關系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建立起來,這樣就可以在最合適的時候以最合適的方式推薦給用戶。對應的教育里面也有四元組,教師、學生、內容、教學方法,如果我們能夠建立起這四元組之間的關系,那我們也可以教給學生最合適的知識,讓他獲得最好的成長。
教育四元組中每一個元素都可以得到人工智能的加持,例如對于老師可以做虛擬老師,讓每一個老師都變得更加智能、變成特級教師。對于學生有虛擬學伴,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不足、最有效成長路徑。教學內容和方法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我們能不能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去自動生成很多大量生動有趣的內容,以3D、AR、VR、甚至是以游戲的方式呈現,讓他在玩樂當中學會知識、技能、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品格,甚至是認知自己。
這個聽起來蠻難的,教育里面的四元組合每個元素要比電商難得多,但是只要我們能夠建立起這種關系,規(guī)模化個性化教育就是可以實現的。比如我們可以有一個中央大腦和一個智能助理,每個人和智能助理進行無縫的交互,個人的成長助理再和中央大腦進行脫敏交互。這樣每個人的成長、學習、工作、生活就密不可分了,這樣學習可能就不是一個被逼迫的事情了。培養(yǎng)一個博士可能就不需要28年了,14年就可以了,甚至是更快的時間。
四年前我做城市大腦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是目前我們在全國30多個城市已經安裝了城市大腦。教育界的摩爾定律還沒有開始,變化是每天都在發(fā)生的,幾年以后可能就會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社會化撫養(yǎng)效率更高,國家應該為學生在校體育鍛煉購置保險
此外,獨立評論員、知乎大V馬督工也發(fā)表了自己對“社會化撫養(yǎng)”的看法。他指出,鮮活的數據表明,我國的新生兒已經越來越少了?,F在的家長被養(yǎng)育壓力逐漸拖垮,甚至不敢生孩子。說到底,生育壓力也是階級壓力,家長可能無力改變,但應當敢于面對。同時,社會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實現“社會化撫養(yǎng)”。或許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希望大家也能夠思考自己的方案,不要被傳統(tǒng)所束縛。
知乎大V馬督工
過去十幾年的中國有非常大的變化,第一是階級差別越來越大,過去富人和窮人之間有十幾倍的差距,現在可能是上千上萬倍;第二, 階級變化越來越明顯,以前工人的孩子繼續(xù)當工人,農民的孩子繼續(xù)當農民,大家不覺得有什么問題,現在不一樣了;第三是信息社會,每個人都會充分看到比自己階級地位高的人和低的人的生活,這就造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往階級金字塔的上端爬,或者至少要保持現有的水準。
在這個前提上我們就要投入大量的錢,比如說買學區(qū)房、報培訓班,甚至在小學就要設計孩子的社交空間。這造成很多家庭在生二胎的問題上非常謹慎和理性。但是對于國家來說恐怕沒法那么“理性”,人口快速收縮,70后是2.11億人口,但是00后只有1.5億人口,差了5000萬人,相當于一個大省。
中國人口多,但是可利用的土地少,人口緩慢下降倒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人口快速下降必然是大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的體質越來越差,一個數據顯示80%的孩子到了高中都是近視眼,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每天能保持在自然光照下1-2個小時的活動,無論怎么用眼,想近視是很難的,但很顯然80%的孩子每天連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都達不到。
高考不考體育課,文化課導向下的應試考試也是無奈之舉。雖然看起來體質不好的問題是由我們子女承受的,但是實際上我們這一代人也是逃不過的,因為等我們老的時候養(yǎng)老金的兌現要靠下一代人生產的財富,下一代人少、體質不好養(yǎng)老金是很難兌現的。
所以,我們要由社會機構去接管一些撫養(yǎng)工作,減輕一些日常輔導孩子的壓力。對于家長來說基本都是1對1輔導孩子作業(yè)的,但是這個效率是很低的。一個理想的模型是30個孩子由5個老師去輔導,再加上2個校車司機接送,可以比1對1輔導效率更高。
同時,每個家庭不能都把精力耗在補習班上,導致沒有精力和經濟水平生二胎。學校不斷減負導致學生剩余的時間都去參加培訓班。所以結論就是我們必須延長在校時間,增加到家長沒有余力再給孩子報補習班。延長的時間一部分對孩子因材施教,讓孩子把作業(yè)在學校做完,另一部分用來參加體育運動。不能讓下一代人80%的近視率。
第三是必須要解決學區(qū)房的問題,法律規(guī)定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并且權利應該平等,所以應該盡可能消除學區(qū)房。再由學校提供校車、接送,讓家長更輕松把孩子送到學校。
很多學校里即使是寄宿制,學生24小時在學校也不搞體育運動,因為學校怕?lián)鷮W生受傷的責任。很多學校的體育鍛煉都是打太極拳,因為比較安全。所以國家應該再買一份保險,用保險金來賠償,此外,只要學校正常舉辦活動,不應該承擔任何責任。如果國家解放一部分撫養(yǎng)的任務,家長承擔陪孩子旅游、玩耍、談心的任務,反而會增進親情。
那么社會化撫養(yǎng)錢從哪里來?如果家庭減輕了撫養(yǎng)壓力,夫妻二人都能去上班的話,對家庭來說是賺錢的;甚至國家可以拿出一部分養(yǎng)老金出來進行社會化撫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