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培訓行業(yè)的你們和我們。

“這一年很難,下一年也不容易,但一切值得繼續(xù)堅持”

2016-12-09 14:09:45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初驪禹  

  

        文 | 初驪禹

  年底了,是各個公司做年終總結的時候了。行業(yè)更為關注的,可能是這一年,行業(yè)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一年,有多少個融資或并購案發(fā)生?這一年,哪些新模式跑出來?下一年,行業(yè)又會是什么樣子?

  但是我想,培訓行業(yè)的每一年,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兒,都是由這個行業(yè)的人構成的。那些被我們報道的大額融資、直播的出現(xiàn)和熱捧、1元課市場策略的普及的背后,是誰促使這些事情發(fā)生?這些事情影響的又是誰?

  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身在培訓行業(yè)的你們和我們。

  這一次,我只是想跟你分享幾個發(fā)生在這一年,身在培訓行業(yè)的人經歷的故事,或許你們可以從這些故事里,看到我們每個人的影子。

       “五一勞動節(jié),我上了十個小時直播課”

  到現(xiàn)在為止,劉杰“上線”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這一年,他嘗試不同的平臺、不同的上課模式、不同的服務方式。到現(xiàn)在,聽過他線上課程的學生已經有幾十萬。

  多個老師提起過劉杰的名字,伴隨著的,通常是一些羨慕的神情。互聯(lián)網進入教培領域,使得老師的覆蓋范圍被放大,隨之而來的,是收入邊界的放大。

  但光鮮的名利背后,總是伴隨不為人知的故事。直播課和線下課不同,上課時候老師要一刻不停地說。一個兩個小時的課,通常需要準備一天,備課的時候不僅要準備上課的具體內容,哪里要互動、學生的反應什么樣、課程進程如何設計都得提前準備。

  很多人擔心直播場景會影響學生的上課體驗,不知對于老師來說,不能直接面對學生、收到反饋也是極大的挑戰(zhàn)。劉杰試過線下講課方法直接在線化,“比如中間穿插做個題什么的,在線人數(shù)唰唰往下掉。只要沒聲音學生就會覺得,‘是不是掉線了?’”

  劉杰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講課節(jié)奏——每天四小時。聽起來似乎挺普通,但晚上實際一刻不停地四個小時講下來,大腦總是興奮得睡不著?!熬拖褚粋€過熱的機器一樣?!?/p>

  一半是為了做點有意思的事兒,另一半是因為假期是黃金時間。劉杰在這個五一給自己安排了十個小時的直播課,最后一門課上完已過午夜。第二天怎么也睡不醒,一直睡到了晚上。

   “學而思、新東方當前,我400個學生的小機構該怎么辦?”

  這一年,吳楨越來越焦慮。他在鄭州開了一個400個學生的小機構,前幾年市場好、需求旺盛,只有一個校區(qū)的機構好管理,這樣的生活很“舒服”。

  隨著“1元班”的鋪開,小機構的生存受到很大沖擊。一方面,市場越來越難做,房租、人力成本上漲顯著;另一方面,大機構的“1元班”收割了一大部分入口年級生源。

  去年,吳楨還沒有這么明顯感覺到,入口年級被收割對于他的學校帶來了直接的影響,他的“拳頭“產品是小五、小六的新概念。

  可是,低年級生源不足的問題對高年級招生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xiàn)出來。吳楨意識到,要么死、要么探索轉型。身邊的校長朋友都在看學而思,以前,更多人關注怎么招生,現(xiàn)在,很多人關注怎么提升教學,希望間接提升續(xù)班、轉介紹。

  2016年,吳楨多了一個不經意的習慣,在開車到學校之后,他總要在車里坐一小會兒。他知道,打開車門,就有報銷要確認、有員工的情緒要安撫、有大機構沖擊帶來的招生壓力要應對、更有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要關注、服務體系要升級。

  在資源向寡頭集中的時代里,做一個小機構校長的難度提高了不少,他也在不斷學習和總結。“這一年很難,下一年也不容易,但一切值得繼續(xù)堅持?!?/p>

       “這一年,我跑遍近800所學?!?/strong>

  2015年9月產品上線,這對于一個進公立校的產品來說,似乎是姍姍來遲了。彼時,一起作業(yè)進入幾萬所學校,各種新產品已經在過去的兩年里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

  但是剛從互聯(lián)網進入教育領域的霍亮似乎并不著急,社會學出身的他,做田野調查已是輕車熟路。產品上線前,他一年走訪幾百個學校,記了好幾大本資料。

  2016年,使用貍米的小學從2000家增加到近萬家。這一年,霍亮更多的時間是在路上。今天在青島,明天回北京,后天在內蒙古——這樣的節(jié)奏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我們要結合真正的教育場景,做符合需求的產品。其實很多時候,事情根本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p>

  今年,他在聊了近800所學校的校長、老師、家長后,對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貍米的產品也在2016年找到了小學數(shù)學信息化解決方案這一更為細化的產品定位,在學校中的使用深度得到了提升。

  上半年,資本寒冬的大背景下,貍米的融資曾一度不順,即使僅僅是融A輪,投資機構也開始更多關注以后的變現(xiàn)問題。

  大量的用戶訪談使得霍亮對于學校、老師、學生們的特點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針對B端的變現(xiàn)產品剛上線就有學校付款。目前,貍米已有幾十家付費學校。

      “每天120公里,我用車輪丈量北京”

  6點,鬧鐘如常想起,東林花五分鐘完成了從睡夢到清醒的過度,接著從床上坐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飯,在分針走到完全垂直向下的時候踏出家門,不一會,他坐上定好的車,開始了一個半小時從東到西的北京穿越之旅。

  從燕郊到中關村,再從中關村到燕郊。120公里一天的路程,在2016年這一年的每個周一到周六他都要走一遍。

  這一年,他見證了燕郊的房價從1萬多元一平米躥到三萬多一平米。也因為車里幾個拼車伙伴間的聊天,趕在房價漲起來時換了更大的房子,剛換完1個月,房屋總價就漲了100萬。

  在培訓行業(yè)的第九年,東林似乎對一切都已經輕車熟路、按部就班,但行業(yè)里卻是風起云涌、波光詭譎。

  獲客變得越來越難。今年百度事件之后,投放成本加快增長;另一方面線下的講座和地推正在進入學生不再買賬的尷尬境地。留學領域的市場更多是營銷型市場,花的每一筆錢都要求能直接帶來學生線索、最終帶來成交。做了多年市場的他面臨新的挑戰(zhàn),如何有效解決?

  現(xiàn)在,利用新媒體、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成了更加被看好的方式,他自己也正在傳統(tǒng)視角之外,給自己增加運營技能點。這個入行9年的老市場人,正走在市場+運營的道路上。

       “有一天,我打了184個電話”

  和筆者接觸的大多數(shù)人不同的是,小伊對教育培訓行業(yè)還沒什么概念。這個加入工作剛幾個月的女孩身上帶著學生時代的影子,待人有禮貌,說話語速不快。遇到沒聽過的概念時,瞪著一雙大眼睛問,這詞什么意思。

  她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原因很簡單,交完畢業(yè)論文、參加完畢業(yè)典禮,出去旅行了兩個月,覺得該收心了,就在大學所在的城市投了些簡歷。之所以選擇北京,原因是有同學在一起,租房子方便,而老家一個三線小城市太過無聊,沒有大城市的精彩。

  于是,在收到第一個offer之后,她就決定加入某留學機構,開始了自己的職場之路。

  咨詢顧問的培訓并不輕松,沒有留學經驗的她要在短時間內背下一堆資料,什么樣的情況適合什么樣的大學她得信手拈來,什么樣的托福分對應什么樣的學習問題、該怎么提高,她得說得頭頭是道。

  除此之外,還有最基礎的溝通技巧、話術等等。

  最佳的鍛煉方式是邀約講座?!懊看沃v座都是新人負責邀請家長來聽,這叫‘客戶激活’?!边@些客戶通常是那種老顧問以前聯(lián)系過,但是被標明意向不強的那一類人。

  由于前一次講座到場率不高,這次主管給了更為嚴苛的任務——每人邀請30個人到場。

  小伊第二天早早到了公司,能不能完成,她也沒底。一天下來,打了184個電話,空號和未接92個,通了什么都沒說就直接掛斷的18個,剩下接通了的74個里,又收到了43個“不需要”。

  那些態(tài)度較好的人更多也只是說,你發(fā)短信來我有時間就去,特別有意向的,只有4個人。這意味著另一個高強度工作日的到來。一周時間,從邀約到確認要全部完成。

  “那天下班之后穿過新中關下面那個大走廊去坐地鐵,還特地數(shù)了數(shù)那些的廣告牌——一共有九塊,全是留學機構。突然覺得特別充實。雖然我沒有留過學,但是能幫助他們留學,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榱俗鹬厥茉L人意愿,部分人名為化名)

  有調查講,培訓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屬于最辛苦的前五名。朋友家人休假了,你要上班了;剛準備休息,學生發(fā)來一道題;請病假的時候,突然收到申請院校的郵件需要補充材料;本來滿心歡喜計劃第二天休息要去看電影,某個家長說第二天要帶孩子來咨詢……

  那么,是什么讓你在培訓行業(yè)繼續(xù)堅守。有個剛嘗試直播的老師告訴我,是青海一個孩子給他發(fā)的一段話;有個班主任告訴我,是某個家長給過她的一個鼓勵;還有個校長說,是我的幾十個員工,我要照顧好他們。更多的回答,是自己的學生成績提高、拿到offer、競賽獲獎的時候、或者在專注畫一幅畫的時候,那些欣喜的笑容。

  這里是他們的故事,你又有哪些和培訓行業(yè)這一年的故事,歡迎發(fā)送到多知后臺,我們將摘選其中的一部分發(fā)布。

  ?《培訓行業(yè)這一年》將于12月底銷售,更多他們的故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