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要做的是“為教育打底”,提供一個連接點。

別人帶貨他們帶課,快手老鐵們如何做教育?

2019-11-27 13:38:36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王敏  

  文|王敏

  誰能想到給44歲的人開一堂勾股定理課?然而這樣的事情正在快手發(fā)生。

  一名44歲的農民工,正在工地上算長度和尺寸。由于工程工作的需要,他在快手上通過短視頻學數學,其中一堂便是“勾股定理”。而短視頻另一端的老師文星,在培訓機構負責師資多年,本身也是數學老師,做教育這么久,她也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有一個40多歲的高齡學生。

  事實上,這只是快手教育生態(tài)的“冰山一角”。《2019快手教育生態(tài)報告》顯示,素質教育、三農教育、職業(yè)教育、K12學科成為快手教育生態(tài)的重要構成部分。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100萬,累計生產視頻達2億個。在受眾端,作品日均播放總量超過22億,日均點贊量超過6000萬,教育直播的日均觀看時長達到734年。

  GES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宣布,將在春節(jié)前拿出66.6億流量幫助教育類賬號在快手平臺冷啟動;同時快手還將全天候提供運營輔導,幫助教育賬號提升運營能力。

  “快手此刻在教育領域非常有決心和誠意想要做一些事情。”馬宏彬堅定地說。

小步快跑的快手教育

  “萬物皆可學,萬物皆可教。”有人這樣形容快手教育生態(tài)。一直以來,各行各業(yè)的知識都在快手上以短視頻和直播的方式傳播著,直到2018年6月,這一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我們看到平臺上有些人在記錄知識,便去找他們聊天,其中有一個一直在快手教‘草莓種植術’的人提出,快手能不能做一個付費功能,可以讓大家在上面賣課。”。馬宏彬回憶起快手教育生態(tài)的發(fā)軔時說道。

  令人出乎意料,快手教育生態(tài)創(chuàng)建的發(fā)端,竟然是“草莓種植術”的推廣。但也正在這時,快手在用戶的推動下才注意到內容創(chuàng)作者對于“變現”的需求。很快,快手發(fā)現從農業(yè)到攝影、音樂到K12……快手教育內容創(chuàng)作者涵蓋了眾多領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生態(tài)。于是,快手將教育作為一個孵化的新項目,并且推出了“快手課堂”功能,通過精選內容付費,讓教育內容創(chuàng)作者可以在快手上獲得收入。

  “藝生歐巴”便是第一批受邀入駐快手教育生態(tài)的人。2017年,身為沈陽音樂學院老師的“藝生歐巴”開始在快手上記錄自己的歌聲。有一天,粉絲留言說:“您真的是老師嗎?那您為什么不分享一些唱歌的專業(yè)知識呢?”“藝生歐巴”醍醐灌頂,他完全可以在快手上講自己的專業(yè),于是開始將唱歌的技巧和流行音樂結合起來,制作教學類短視頻。

  一方面,他不斷挖掘學生的需求,針對性的更新日常短視頻;另一方面,他針對零基礎的學生,研發(fā)出了一套付費課程體系。剛入駐快手教育時,“藝生歐巴”的粉絲量在40萬左右,很快,藝生的短視頻得到了快手算法的推薦。經過一年多的運營,“藝生歐巴”的粉絲數量已經漲到了191萬。

  現如今,快手教育生態(tài)中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短視頻、直播、課堂等多種方式達成變現。“在快手教育生態(tài)中,平臺分成不到10%,內容創(chuàng)作者可以拿到90%以上。”馬宏彬介紹到。

  今年上半年,星站創(chuàng)始人朱峰注冊了快手賬號“大元寶626”,在快手上分享其學習方法,3個月吸引了30萬粉絲,她的付費課程《找對學習方法,在清華也能考第一》首月上線獲得了15萬的收入。  

  

  與“藝生歐巴”個人運營賬號不同的是,朱峰的背后還有星站。這家由她創(chuàng)辦,專注于互聯網短視頻領域的MCN機構,不僅會自己運營短視頻賬號,而且還提供短視頻賬號代運營的服務。經過幾年的發(fā)展,星站在短視頻運營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流程。

  “平時我們都以服務客戶為主,今年上半年,我覺得我不能一直在幕后,而應該自己去試試看,快手到底能夠帶來多大的價值。”朱峰說。現在,每個月集中一個下午,朱峰就可以拍完一整個月的素材,接下來的制作、運營、維護,團隊便會進行分工操作。

  對于朱峰而言,運營“大元寶626”這個快手賬號,并沒有花費她過多的時間,相反,在這個過程中她發(fā)現,她的視頻真真切切的“下沉”到了四五線城市。

  “元寶姐姐,我特別開心,我原來在班級里面只能考中等,聽完你的課程之后我模擬考了第一。”一個小姑娘在朱峰直播間里留言,這個小姑娘在一個縣城初中讀書,周末還要回家干農活。很多學習方法,是縣城的教育體系很難接觸到的。“我高中的時候,我們政教主任要求晚自習三小時‘零抬頭’,提升專注力,縣城里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要這么學,晚自習的時間打打鬧鬧就過去了。”朱峰說。

  快手具有普惠的價值觀,在教育生態(tài)中也是如此。在快手上,教育資源正打破地域邊界。據了解,快手教育生態(tài)上,74%的學生都是來自三四五線教育資源貧乏的地區(qū)。

  “快手基于人人平等的價值觀,正在利用優(yōu)質的視頻內容、龐大的用戶基數、巨大的私域流量等資源優(yōu)勢,打破教育邊界,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快手高級副總裁馬宏彬說。

在快手,盤活“私域流量”

  “爸爸,我怎樣可以擁有自己的粉絲?”9歲的小男孩Sam,知道爸爸在做有關“粉絲經濟”的事情后發(fā)問。Sam的父親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電商的人,2015年一家人搬到美國洛杉磯之后,Sam的父親還常常收到國內來請教關于“粉絲經濟”的電話,這便引起了Sam的好奇。

  “怎么可以幫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粉絲?”這天回家后,Sam爸爸便開始思考。在和Sam媽媽經過了詳細探討之后,他們選定了“短視頻”這個領域,并且進一步選定了“快手”這個平臺。

  從2019年3月份開始,Sam爸爸幫助Sam拍攝情景劇,基本保持日更的節(jié)奏,晚上,Sam爸爸還會在快手上進行直播,講一些育兒知識,以及學英語的方法。目前,“Sam帶你學美語”的粉絲量已經達到了73萬,付費課程“Sam帶你讀繪本”的付費學員已經超過1萬人。

  “當時,我在仔細研究各個短視頻平臺之后發(fā)現,快手是一個粉絲粘性比較強的平臺。”Sam爸爸說道。

  “快手就像是一個視頻版的朋友圈,更加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系。”星站創(chuàng)始人朱峰也提到,以短視頻運營為主業(yè)的星站,各個短視頻渠道都有接觸,朱峰選中快手,不僅是看中了快手教育生態(tài)的發(fā)展空間,更是看中了快手在打造“私域流量”方面的優(yōu)勢。“有的短視頻平臺是更加注重爆款內容的打造,而在快手,內容創(chuàng)作者可以和粉絲之間保持一定的粘性,更有利于打造個人IP,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成為了內容創(chuàng)作者非常關注的一點。因為,“私域流量”相對于廣告投放而言,會進一步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因此會更加容易獲得高轉化。據了解,在快手上,43%的生產者使用了直播售賣課程,而使用的人中,94.9%都獲得了收益。51%的生產者會使用短視頻來售賣課程,使用的人當中,95.2%的人都獲得了收益。

  為什么快手更加容易建立起自己的“私域流量”?

  短視頻領域,在首頁UI設計上,會有單列和雙列的不同,快手是雙列設計。看似只是小小的UI不同,但是背后對整個平臺生態(tài)的影響非常大。

  單列的設計,是根據推薦算法將一個視頻推送給用戶,這樣的話,平臺容錯率就會比較低,至少需要給用戶推送其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便可能70%-80%的流量會集中在比較少的內容上面。”馬宏彬提到,在此基礎上,平臺的底層邏輯便會推動這個平臺向強媒體屬性、內容屬性轉變。

  

  而快手的雙列設計,算法推薦的容錯率相對較高,用戶可以根據標題和封面首先進行自主選擇。用戶主動選擇后,一般接下來便會產生搜索性的行為,觀看這個內容創(chuàng)作者之前的視頻,這便會讓用戶和內容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一層,幫助內容創(chuàng)作者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快手的流量分發(fā)是公平普惠的,只要是具有真實向上價值觀的,快手都會有一樣的流量分發(fā)。”馬宏彬提到。這意味著,即使是在快手冷啟動,也有很大的機會建立私域流量。  

獲客成本高企,快手能否成教培行業(yè)下一個流量池?

  “40億廣告投放,1000萬人次參培!”K12大班課暑期的廣告投放金額給教培行業(yè)帶來的震動,從秋季一直延續(xù)到了冬季。

  據了解,除了在線大班課大戰(zhàn)廣告投放之外,在線少兒編程的獲客成本已經從去年的三四千元,漲到了近一萬元,而在線少兒英語賽道的獲客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在流量越來越貴的當下,僅靠廣告投放,企業(yè)的營銷成本越來越高,教培機構都在嘗試培育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比如猿輔導有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組成的流量矩陣,作業(yè)幫一課在暑假期間通過作業(yè)幫和作業(yè)幫家長版自有流量轉化了大量新用戶。已經擁有超過2億日活用戶并且在沖刺3億日活的快手,其實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流量池,而且,這是一個教培行業(yè)還未完全開發(fā)過的流量池。

  “教培機構之前遇到的問題可能是,怎樣和用戶建立聯系,建立起聯系之后,怎樣將內容輸送給他們,這正好是快手可以做的事情。”馬宏彬提到。

  “在線教師1小時掙萬元收入超網紅”的男主角物理老師王羽,今年7月份左右也開始在快手上傳物理教學短視頻。

  “之前有一個家長告訴我,孩子學?,F在的狀況是前松后緊,沒有月考,只有一次期中考,而且當地的教育實力也不是很強,家長非常擔心,所以希望能夠從網上找到更好的老師,為孩子以后考試提前做準備。”這個家長的訴求直接推動了王羽想要將快手賬號運營好。

  經過幾個月的運營,王羽的粉絲量達到9000多。“這個比我預期增長得要更快,因為我目前主要上傳的是針對考試需求的內容,關注者可能大多是為孩子以后做準備的家長,用戶范圍是比較小的。”接下來,王羽還打算做一些偏科普類,或者物理思維的視頻,這樣,粉絲量便會增長得更快。  

  

  目前,王羽還是以一種做公益的心態(tài)在運營快手,并且仍在摸索當中,王羽留出了很大的耐心給快手。因為,通過快手,王羽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家長流量,并且集中在自己的粉絲群中。

  看上去,王羽是教培行業(yè)的C端個人在探索快手玩法,但他背后是快手教育生態(tài)里的B端服務商“兩顆茶樹”。馬宏彬表示,“快手的基礎設施搭建對于B端教育企業(yè)而言,已經基本可以滿足80%的需求。”早期階段,教育機構可以先讓快手承載一些輕度的內容,比如可以將試聽課放在快手上。不過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教育企業(yè)進入快手教育生態(tài),還需要一定的摸索和磨合。比如對于老師而言,黑板從“橫屏”變成了“豎屏”,這與之前的習慣是有差別的。

  快手布局教育,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其渠道的優(yōu)勢,可以觸達四五線的用戶。相較于親自試水到教育業(yè)務一線,目前,快手更加注重的是“為教育打底”,提供一個平臺,一個連接點。

  “快手希望成為中國教育最好的‘基建’之一。”馬宏彬認為,快手教育生態(tài)仍處于剛剛開始探索的階段,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只不過還需要整個行業(yè)和快手一同探索。(多知網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