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將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將于2025年落地。

教育部: 將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

2022-09-15 13:05:22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關注教育的  

  多知網9月15日消息,教育部召開了“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fā)布會的第12場會議,在會上介紹了考試招生制度十年改革進展情況。

  在會上,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改進了招生計劃分配方式,持續(xù)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qū)學生專項計劃,招生名額從2012年的1萬人增至2022年的13.1萬人,累計錄取學生95萬余人,形成了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qū)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在2015、2019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guī)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yōu)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

  此外,高考綜合改革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全國29個省份已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其中,前三批14個省份的新高考已平穩(wěn)落地。第四批7省份的新高考將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的新高考將于2025年落地。

  在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了《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啟動實施強基計劃。目前由3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重點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哲學、歷史、古文字學等專業(yè)招生。推進“破五唯”教育評價改革,并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實行小班化、導師制,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yǎng)模式。三年來,強基計劃共錄取新生1.8萬余人。

  目前高職分類招考也在大力推進。通過推動高職院校的考試招生與普通本科相對分開,采取“文化素質+職業(yè)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學生也可參加統(tǒng)一高考進入高職院校。在各地的大力推進下,分類考試已經成為學生升入高職院校的主渠道。全國每年通過分類考試錄取的學生已超過300萬,占高職招生總量的60%以上。

  在會上還介紹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結果。自2018年以來,教育部面向全國連續(xù)舉辦了18期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培訓班,采取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累計培訓校長和教師達47萬人次。

  2020年,在全國遴選建立了33個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區(qū)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區(qū)校面向全國開展了150多次網絡公開教研活動。到2022年秋季學期,全國各省(區(qū)、市)已全面實施新課程新教材,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29個省份均實現(xiàn)了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普通高中校舍資源快速增加,2021年全國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積達6.4億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2.2億平方米,增長52.38%。大班額比例大幅下降,全國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由2012年的47.8%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個百分點。

  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全面建立,2019年,國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1000元的撥款標準。截至目前,全國各省(區(qū)、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均已達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學校的正常運轉。

  此外,教師補充力度持續(xù)加大,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總數(shù)大幅增加,由159.5萬人增加到202.83萬人,增長27.17%,生師比由2012年的15.47:1優(yōu)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緩解了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選課走班面臨的師資緊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