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教育的免費課程終于在昨晚終于開課。作為一個no zuo no die的“偽剛需”,筆者第一次因為聽課學習在電腦前坐了兩小時。筆者作為京城某主跑教育口的媒體人,在評論一個課程之前最喜歡干的事兒就是“臥底”課堂,結合自己的聽課體驗,筆者來談談聽完100教育的免費雅思課的感受。

一個媒體人的100教育體驗之旅

2014-05-01 00:18:09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李立勛  

       文/李立勛

       從2月底宣布推出免費托福、雅思至今,100教育的免費課程終于在昨晚終于開課。作為一個no zuo no die的“偽剛需”,筆者第一次因為聽課學習在電腦前坐了兩小時。筆者作為京城某主跑教育口的財經媒體人(額,這個身份有點兒怪),在評論一個課程之前最喜歡干的事兒就是“臥底”課堂,以前曾以這種方式聽過環(huán)球雅思、華爾街英語、精英英語等課程,當然,也包括滬江網校、金山好外教、梯子網等網絡課。接下來,筆者結合自己的聽課體驗,談談聽完100教育的免費雅思課的感受。

1

       1.售前服務比較體貼,但準備略顯倉促。

       在這里,筆者把正式上課前稱之為“售前”。從3月25日預約,到昨日上課,這之間差不多等待了一個月。不得不說,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因為“戰(zhàn)線”拉得太長了,難免會讓參與熱情一步步降低。這一個月時間里,有幾個節(jié)點,分別是預約、選課、開放直播客戶端(PC)和作業(yè)客戶端(移動)下載。作為一個“偽剛需”,筆者盡管刻意提醒某月某日該干某事,但難免會疏忽忘卻,不過100教育的售前服務做得比較到位,在此之間,100教育先后6次通過電話、短信方式提醒筆者上課。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講,雖然前期的預熱、宣傳做夠了噱頭,但在具體的服務上面,似乎略顯倉促。直到4月18日,才開放直播客戶端;直到開課當天,才開放作業(yè)客戶端,不知道是因為技術人員趕工期,還是故意捂著?對于筆者來說,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提前體驗,而且本身會有一些bug,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戶體驗。而且,估計是付諸應用比較晚,似乎連老師都沒有完全熟悉功能,當晚,鄭茵老師在指屏的時候總是搞錯。

       2.音頻很流暢,視頻經??ā?/strong>    

       在學習前,筆者始終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直播學習到底卡不卡?當天的課堂上,高峰時同時在線達到970人左右,親身經歷后的感受是:音頻直播方面非常流暢,沒有出現(xiàn)過延時、回音、雜音等QQ聊天時常見的故障。但視頻方面,體驗卻差強人意,主屏是課件展示,經常斷掉;副屏是老師授課畫面,也常出現(xiàn)卡住現(xiàn)象。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這兩個方面的故障次數(shù)加起來,應該不低于20次吧。(交代一下筆者網絡背景,筆者使用的是獨立2M寬帶,經我大360網絡檢測,不是假寬帶,而且為了聽課,筆者特意關掉了所有的網絡應用程序。)

       至于在音頻、視頻方面為什么會這樣,這屬于技術問題,筆者不多做評論。在此,引用某視頻直播運營商負責人在筆者微信朋友圈的點評:“直播,尤其是視頻直播和大并發(fā)視頻直播,是個技術活,想成熟,仍需時日。yy是音頻起家的,(語音直播)肯定沒問題。視頻教學和美女視頻直播在技術處理上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難度。做出來簡單,關鍵是運營難。”

       3.互動性并不高。

       在寫了大量關于在線教育行業(yè)報道后,筆者對互動性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產生質疑。以前業(yè)界討論比較多的實時互動、翻轉課堂、大數(shù)據(jù)等,目前來看似乎還是走在了理論的前端。

       筆者有過注意,當天的課堂互動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老師提問,兩小時的教學中,老師共提問了兩個同學(不包括有一個麥不能用的),可以說,在近千人中,被點名提問的概率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第二種是答題環(huán)節(jié),由于開始時并不知道老師是在讓我們答題(或者老師說了,不熟悉答題流程),因此錯過了一些答題機會;后來搶答,答對一次有小紅花。這個互動機制的優(yōu)勢在于,非常方面老師的題情統(tǒng)計,但對于學習者來說,也僅僅是一個單向輸出的過程。第三種是文字互動,在筆者看來這種互動體驗是非常糟糕的,刷屏現(xiàn)象非常嚴重,冗余信息太多,很難得到正向反饋。筆者建議這點可以試著改進,比方說每節(jié)課限制每人發(fā)言次數(shù)或者設置發(fā)言時間間隔,建立分組發(fā)言討論模式等。

       當然,除了上述三種,還有其他一些互動形式,例如教師評價、給老師獻花,在此不做展開??傊?,在虛擬的課堂上,互動的確是一個挑戰(zhàn)。

       4.課堂效果一般,低于預期。

       再來說說聽課的一些感受。筆者并未報考過雅思,但之前聽過一些雅思課程,總體感受是,老師講得內容的確有一些干貨,但也有不少大街貨。另一方面,課堂上老師廢話也不少,兩個小時的課當中,基本上是老師“一言堂”,作為一個應試教育的過來人,這種講課方式別說是在線上,即使是在線下,即使老師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對于聽者而言也的確夠累。

       不得不提一下課堂氣氛。從100教育顯示的在線人數(shù)來看,人數(shù)一直在變動的,上線浮動應該在30人左右,這說明這期間有人不斷離席、不斷加入??紤]到有學習者即使在線人卻離席現(xiàn)象,筆者認為這種離席人數(shù)應該更多。這期間,筆者一共刷了兩次手機(每次不超過1分鐘),上過1次廁所。筆者并不是一個自控力很強的人,感覺是網絡對人的自控力幾乎為0,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傳統(tǒng)課堂上想接電話、想上廁所,即使老師不管你你也會有所顧忌,但在網上,這種“顧忌”的存在感幾乎沒有。

        5.一些輔助教學的細節(jié)處理很有創(chuàng)意。

       相較于傳統(tǒng)班組或者大班,網絡給人的孤獨感和空虛感超乎想象。還是舉例說明:傳統(tǒng)課堂上,你至少可以知道前座女生是不是美女,偶爾還可以調戲一把同桌,但這種課堂體驗是無法在網上復制的。筆者看到某位同學的ID非常像一位熟人,但無法與他打招呼。有時,筆者甚至有這樣的錯覺:亮著的ID頭像,電腦那邊是不是一個僵尸粉?

       但是,一些輔助教學的西街還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是大隊長(助教),聽聲音是一個甜美女生,該女仔賣萌耍酷方面倒是拿捏得當,很能調節(jié)課堂氣氛,以至于引發(fā)很多屌絲“求聯(lián)系方式”、“求爆照”。理論上來講,這種插渾打科的課堂環(huán)節(jié),有點兒像新東方大班上的葷段子或者綠段子,只不過你不知道講段子的是不是“老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