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不能超前教學、超綱教學。
多知網3月22日消息,在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培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主辦、高思教育承辦的“校外培訓機構課程改革與創(chuàng)新”首場專題報告會上,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會長王佐書作首場專題報告,來自北京9所校外培訓機構近120位教研管理人員和教師參加報告會。?
王佐書會長指出,當前,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不能超前教學、超綱教學。那么,校外培訓機構培訓什么?怎么培訓?老師教什么?如何管理校外培訓機構?這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培訓機構在新形勢下,要轉變教學方式,需要很好的研究,這樣的轉變越迅速,轉變的越恰當,培訓機構就會發(fā)展的越好。校外培訓機構的使命,可以用“五個服務”來概括:一是為教育的本質(立德樹人)服務;二是為學校的基本功能(傳授知識,培養(yǎng)人才,服務社會)服務;三是為民辦教育的初衷(福民強國)服務;四是為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發(fā)展服務;五是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服務。要促進學生愛學,促進學生會學,促進學生會想。
王佐書會長通過學與教的理論與實踐主題,從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學習方法、教學方法、教學實踐、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地闡述。他指出,在提高教與學質量的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他特別強調,提高教育質量,涉及到教師的素質、評價的標準和機制等多種因素。在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如何提高教的水平,如何提高學的水平,如何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用什么方法提高教的水平,用什么方法提高學的水平,如何可持續(xù)性提高教與學的水平等等。
王佐書還提到,現(xiàn)在相當多的培訓機構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另一方面輸出一部分教學方法,輸出一些本機構的一些科研成果。王佐書認為相較于改革課程,個人更主張優(yōu)化部分內容。比如,高思教育北師大老師開發(fā)的一套語文教學方法,這套方法研究如何和學校的課程相結合,也是可行的。改革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學校的課程,要經過縝密的思考,關鍵是教學思路基本形成,要提高學習的水平,提高學習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
?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培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張強表示,當前培訓教育行業(yè)面臨重大變革,培訓教育機構要適應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是用課程帶動教師,帶好學生,特別是從事中小學生文化課程補習的機構,如何規(guī)范辦學,練好內功,向課程要質量,不僅是機構高層管理人員,更是每一個從事培訓教育行業(yè)的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能僅僅是一個喊在嘴上的口號,關鍵要落實在行動上,落實在每一個教育環(huán)節(ji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