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評價和綜合評價錄取是兩個概念。
來源:自主招生內(nèi)參
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制定了《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錄取方式中說“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于總成績的60%”,一句話引發(fā)了各種解讀,有家長問,這是否意味著2020年考生的高考成績只占總成績的60%?
首先,我們要分清兩個概念,綜合素質評價和綜合評價錄取。
北京市2020年高考采取的是“兩依據(jù)一參考”:依據(jù)的是語數(shù)外統(tǒng)一高考的成績450分,加上三門等級性考試各100分,共750分,以及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是重要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包含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思想品德、學業(yè)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實際上,綜合素質評價是一種評價機制,是為了打破應試教育,更多的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合評價錄取則是高校的一種錄取方式,是利用綜合素質評價,從“選分”到“選人”的一個小規(guī)模的試點項目。也就是說,綜合評價錄取方式是試點高校的一種特殊的人才選拔方式,是高考的重要補充,但并不是說完全取代高考,也并不是意味著每個學生都得通過此種方式升學,更不是說每個學生的高考成績只占總成績的60%。
北京此次改革實施方案的公布,將綜合評價錄取方式推到了大眾面前,其實,綜合評價錄取方式并不是“新聞”,而是“舊談”。
綜合評價前世今生
2014年,上海和浙江出臺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開始探索文理不分、一年多考、綜合評價等新的高考考試和招生制度。
2017年,廣東、山東、江蘇、上海、浙江5省明確實施高校綜合評價試點招生。
綜合評價錄取,就是打破原有的“一考定終生”,降低高考成績在升學中的比重,綜合學生的高考、校考、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三個方面的成績來錄取考生的選拔方式。
目前,國內(nèi)具有綜合評價的高校,據(jù)內(nèi)參君統(tǒng)計共有90多所。
北大的博雅計劃及清華的領軍計劃是綜合評價的代表。
北大博雅計劃簡章中的招生對象為:
1. 志向遠大明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2. 具有發(fā)展?jié)撃?、有強烈的好奇心?/span>
3. 學業(yè)成績突出、基礎學業(yè)成績原則上應位居全年級前1%以內(nèi)(文理科類分列)。
清華領軍計劃簡章中寫的是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yōu)、素質全面,一貫優(yōu)秀并具創(chuàng)新潛質的普通高中畢業(yè)生均可申請,綜合學業(yè)成績應在全年級前列(隱性要求:前5%)。
其實,各校的招生對象相差不大,基本來說,綜合評價主要招收的是課內(nèi)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
二、招生流程
三、錄取方式
綜合評級錄取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于新高考改革省市,即錄取時的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汲煽兗案咧袑W業(yè)水平測試成績構成。我們上文提到的,高考成績占比原則上不低于總成績的60%,就是針對于這類學校綜合評價錄取的要求。
綜合成績=高考成績×60%+??汲煽儭?0%+高中學業(yè)水平成績×10%
注意:高考成績、??汲煽?、學業(yè)水平成績均折算為百分制之后再乘以對應比例
另一類為面對未改革省市的招生,如清華的領軍計劃、北大的博雅計劃等,這類招生一般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水平,并沒有嚴格的各類成績占比之說,學生入選之后,獲得降分錄取優(yōu)惠,最終錄取與否,需要看高考成績是否達到要求。
以下為2018年綜合評價招生的錄取方式,可做參考:
新高考的考察內(nèi)容是必考科目語數(shù)外+選考科目,選考科目上海為6選3(理、化、生、政、史、地選三門),浙江為7選3(多一門信息技術)。選考成績并不是直接計入高考成績,而是實行賦分制。
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也叫學考,是學生所學課程的整體測試,類似于為高考改革省份的會考,考試結果有及格不及格的區(qū)分。
學校測試就是???,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包含書本知識、邏輯思維能力及社會熱點問題等方方面面。筆試中,多考察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知識深度,而面試環(huán)節(jié),則多考察學生的思考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及所學廣度。
實際上,綜合評價就是將必考、選考、學考、??嫉某煽儼匆欢ū壤嘟Y合的錄取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必考+選考成績占60%,學考占10%,??颊?0%。
無論是哪一類的招生,我們都可以明顯看出,在綜合評價錄取機制下,高考成績的比重在降低,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綜合評價中,高考成績僅占50%,而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平時學習情況開始被重視,如南京大學的學業(yè)課水平測試成績占20%。
綜合評價及自主招生總的來說都是特殊類招生,從流程來說,都是經(jīng)過初審、校考、錄取的過程,但具體來說,還是有一定區(qū)別:
1. 綜合評價招收的學生基本為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學生,注重的是學生課內(nèi)成績;
自主招生招收的學生基本為具有學科特長及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
2. 綜合評價招生范圍一般比較固定,多為新高考改革省份,如浙江、上海、山東等;
自主招生招生院校共90所,其中13所是對本省招生的,其余77所的招生均面向全國。
3. 綜合評價的錄取機制,除清華北大面向全國的領軍/博雅計劃,入選之后,學生直接獲得降分,其余學校的綜合評價都是以高考成績、校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按一定比例折算,擇優(yōu)錄??;
自主招生的錄取機制相對簡單,校考之后,入選人直接獲得降分錄取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