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分校管理層擁有部分人事、財務、推廣等權限,有時甚至出現(xiàn)各自為政割地封侯的局面。松散的管理滋生了大量灰色地帶,一位業(yè)內人士向多知網(wǎng)口述某大型機構地方中高層“撈錢”的幾種方法。
編者注:相比其他行業(yè),培訓機構對地方分校(即分公司)的管理相對松散,分校管理層擁有部分獨立人事、財務、推廣等權限,有時甚至出現(xiàn)各自為政割地封侯的局面(坊間盛傳早期俞敏洪要到某分校演講,被該校校長一口回絕,未能成行)。松散的管理滋生了大量灰色地帶,一位業(yè)內人士向多知網(wǎng)口述某大型機構地方中高層“撈錢”的方法。內容未必具有普遍性,供參考。
一:導學生拿傭金
前段時間某機構多名老師離職,這在培訓圈很常見,其他機構流動性也很大。為什么這么多人敢單干?因為自己夠牛,離開大型機構一樣不愁招生?不是這么簡單。
確實有很多老師能帶走原機構的一些學生。還有一種,是買通原機構或其他機構的中高層,從大機構往自己班導學生,這些“推薦”學生的中高層可以拿學費20%甚至更高的傭金。
導過來的生源一般比較高端,收費不菲,個人通過這種手段獲益高的以百萬計。我知道上海幾個開辦時間不長的機構,僅靠某機構一個中層推薦的學生就活的很滋潤。
這是新生機構招生手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分校高層“挖空”原機構生源牟利了。
二:貪匿裝修款
同樣的裝修水平,費用可多可少,里面大有學問。一個校區(qū)上百萬的裝修,實際開銷可能連三分之一都不到。
這種方法,在機構高速擴張期猛開分校時尤其適用。以某大型機構為例,幾年前某校長貪匿裝修款被舉報,這個口子慢慢被堵上了,現(xiàn)在這么搞的比較少了。
三:少報班次、課時
一般是校長級別才能玩得轉,地方分校的中層往往也有參與。
做法很簡單,X分校暑期招生10個班500人,向上報6個班300人。那4個班的學費就被“吃”掉了。同理,比如一個班100個課時,收了100課時學費,往上只報80個課時。
四:薪酬注水。
這個是從老師身上動腦筋,比較常見的是虛報,比如X老師課酬300元/時,上報400,其中差額便被拿走了。
另一種是克扣教師課酬、CC(課程顧問)的傭金,或者過節(jié)福利等,這種損傷員工利益的就比較沒品了。
以上只是一些見聞和笑談,各機構的朋友千萬別對號入座。(多知網(wǎng)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