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校如何借力微信推廣?如何獲得微信粉絲,并讓微信粉絲保持關注?如何做微信公眾號的系統傳播?如何獲得種子用戶?在語培行業(yè)有八年市場運營經驗的趙起超向多知網發(fā)來投稿,針對這些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培訓機構如何借力微信?(推廣篇)

2015-04-17 10:38:23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趙起超  

  編者按:培訓學校如何借力微信推廣?如何獲得微信粉絲,并讓微信粉絲保持關注?如何做微信公眾號的系統傳播?如何獲得種子用戶?在語培行業(yè)有八年市場運營經驗的趙起超向多知網發(fā)來投稿,針對這些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終極目標是,如何在我們停止推廣的時候,讓目標客戶依然在自動增長。

  要實現上述的自動化增長的目標,可以分解成三個具體步驟。

  第一步、每一次推廣都會受到關注,并持續(xù)的關注

  第二步、眾多關注的人群中,大都愿意傳播你的文章

  第三步、傳播所吸引來的客戶群中,大都愿意成為你的客戶

  當整個推廣的流程滿足這三個步驟之后,整個推廣流程就會自動運轉起來,并且能源源不斷的為你帶來新的客戶。

   讓關注變的理所當然

  下個定義,就是根據用戶需求推出用戶想要的,接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讓用戶理所應當關注后續(xù)進展。所謂策略之所以會奏效,是因為客戶他本來就需要,這個邏輯很簡單,我們只是在他上一個動作的支點上進行發(fā)力,這也就是所謂的順應人性,我們的推廣也應該是這樣。

  舉幾個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概念:

  1、在地攤賣衣服。對于消費者來說,有幾個痛點,夜市的燈光環(huán)境比較昏暗,又沒有試穿衣服的地方,哪怕就算是有,也沒有鏡子。所以,在夜市買衣服最大的問題是買回來的衣服發(fā)現跟在夜市時候看的不一樣,這時候的客戶會不會苦惱?大家覺得到夜市買東西,打折與款式相比,哪個更重要?所以,我們不需要告訴用戶加我微信就給你打多少折扣,只需要在客戶購買了衣服之后,多說一句話:親,請加下我微信,回去之后在一個星期之內,衣服有任何問題,你都可以在微信上聯系我進行退換。怎么樣,客戶是否會理所當然的加你的微信呢?

  2、大咖的心思。各位可以隨手點開自己的微信,觀察一下騰訊新聞。因為是新聞,所以點擊率應該灰常不錯吧。各位是否有留意,大咖騰訊又是如何做引導的呢?下載騰訊新聞,查看更多現場照片;下載騰訊新聞,看更多網友評論。這種引導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下載app,通過客戶對于新聞的關注度,自然的引申到下載更多的新聞,因為客戶需求。卸不卸載都沒關系,只要有人下載了,就一定會有人滿意這個客戶端看新聞的方便快捷性。有人滿意就一定會有人傳播,說不定你還會跟父母嘚瑟下,我用一個手機看的新聞都比你多。

   如何讓客戶持續(xù)的關注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是一個策略性的思維邏輯。因為用戶在第一次關注你的時候,通常情況下他是抱著嘗試性的心態(tài)來的,他不會傳播你的文章,他想先看看,這個公眾號是不是值得他以后繼續(xù)關注下去。

  要知道一個人是否愿意在未來繼續(xù)關注你,取決于第一次接觸時的第一印象,這直接影響了他未來行為的決策。

  所以假設,現在我們已經布局好公眾號了,手上準備了幾十份甚至上百份精彩的故事內容。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些素材進行AB組合。(這里解釋下,什么是AB 組合?當一個用戶看到了某位學生通過努力順利進入哈佛、耶魯,他也可能愿意閱讀,為什么哈佛學生選擇回國賣豬肉)。也就是說,我們把這已經準備好的上百篇文章,進行一個相關性的篩選,主題相近或相關的,歸類在一起。之后通過微信自帶的關鍵詞自動回復來做引導,使得用戶在第一次關注到你的同時,更加的了解你,更愿意去相信你,它能夠幫助我們快速的加深用戶對公眾號主題內容的第一印象。

   啟動傳播系統

  當你要想贏得用戶的第二次關注,你就必須在第一印象上發(fā)力。用戶愿意持續(xù)的關注,是你獲取傳播的唯一基礎。

  為什么我們以前的推廣比較低效?

  第一,原來大家都是推產品,推課程,推優(yōu)惠,本來就是一種領用戶討厭的廣告行為;現在換成推學員或家長本身感興趣的案例,將其發(fā)到以新聞源的形式發(fā)表到新聞頻道(故事中插入公眾號),例如新浪和搜狐等,你說用戶的抵觸會不會降低?

  第二,原來公眾號用分享接替技巧的方式進行推廣(到處抄襲轉發(fā)),干貨不夠多、分享水平有限、hold不住全場;現在換成是用故事的方式推廣,多個案例主題,可以靈活應變。這樣會不會更加高效?

  第三,原來一分享完就引流到微信號或者QQ號,目的太明顯,低效;現在換成給用戶看學員的成長案例,當他嘗試關注公眾號后,回復關鍵詞可以自動回復又一篇,持續(xù)的貢獻價值,直到家長找到真正符合自己家孩子的案例為止。

  第四,原來是給引流到網站、QQ或者微信的用戶推薦課程進行咨詢或約訪,用戶抵觸,導致效率低下。現在換成給引流到主題定位明確的公眾號,通過一系列有相關性的文章(有植入軟廣告),當家長有興趣你的課程廣告信息,當他有興趣會主動來問你進行咨詢或購買,而不需要你去主動跟任何一位家長強行推銷。

  第五,原來的流程是,每成交完一個客戶后,你又要不斷的推廣才會有成交,你只要停下來就不會有成交。這是最大的痛點(參考各位百度投放量)!現在的流程是,用戶進入公眾號會不停的閱讀文章,成交是用戶主動找,不會成交的用戶部分會自愿幫你傳播。前期你只需要不斷的推廣用戶到公眾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自動成交和傳播。

  當然你也可能連上述的五點也沒有做到(當然一般看到本文的都應該做到啦)??戳诉@五點,反思下自己過去的推廣行為,有沒有恍然大悟?有沒有發(fā)現,你之前從推廣到成交的每個步奏都是獨立的,因此你要不停的推廣在推廣,一停下來就沒有用戶的增長。作為一個營銷人員,營銷策略的相關性是你必須要掌握的,就跟用戶閱讀故事一樣,關聯性越緊密,用戶與你的粘性度就會越高。

  QQ群是推廣的渠道,公眾號是用戶的聚集地,不僅可以自我閱讀還會實現傳播,微信負責私聊和成交,把這三個工具當成一個系統,每一個系統發(fā)揮它自身作用的同時承上啟下,從而實現系統的自動運轉。

   如何快速獲得第100個天使客戶?

  當你想獲得第100個客戶,首先得從第一個客戶開始,這也就決定了,你必須盡快的測試。四個字,簡單粗暴。因為你沒有原先的積累,你只能簡單粗暴快速犯錯,但你更要清楚,簡單粗暴更大的目的是為了以后不再簡單粗暴。不然,你一直簡單粗暴下去,你會發(fā)現你的推廣越來越難。

  將新聞源的文章鏈接發(fā)布到輪番轟炸到QQ群里,直接轟炸個100個都不多,你只需要關注一個結果,那就是有沒有被踢出群?知道為什么不?如果沒有被踢那就嚴重了,那就代表著騰訊把你的廣告被屏蔽了。哈哈,你是不是今天第一次發(fā)現,原來被踢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讓我們看看大公司當時推廣的時候,是怎么個簡單粗暴法的。例如大家眾所周知的小米公司,在最開始的時候不是研發(fā)手機,而是研發(fā)了自己的MIUI系統。為了讓更多的客戶參與體驗,小米公司從各大BBS(論壇)找來100位喜歡研究刷機的玩家,說難聽點就是像業(yè)務員一樣在論壇里面一個一個拉人來體驗他們的產品,不比現在那些某些領域的推廣的行為有多光彩。

  所以呢,必須快速測試,快速犯錯。別聽啥大師跟你說這里不對那里不對,所有的一切只有市場才能告訴你答案。關鍵在于,測試你的傳播系統注入第一百個用戶之后,能不能正常啟動。如果不能,就要快速調整公眾號內容的布局。

  現在我們知道,第一:故事很精彩,本來就能夠促使用戶轉發(fā)。第二,故事與故事的組合,能夠盡可能的提高每一個用戶在我們公眾號停留的時間。通過QQ推廣找到100個天使用戶,引到微信讓其持續(xù)關注自動傳播,最后通過微信成交,形成一個系統。

        (本文作者趙起超,語培行業(yè)八年市場運營經驗,微信公眾號“校長內參”)